�9�6�9——自先帝驾崩至今,这将近三年的时间,汉家,确实是‘多事之秋’。
�6�9�6�9在这样的前提下,在吴楚之乱才刚平定,东、西两宫,又才刚因为储君一事生了嫌隙的当下,无论是朝野还是宫内,都必须遵循一个‘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’的原则。
�6�9�6�9说得更直白些,就是尽可能不要再生事端,好让这段时间发生的事,都被时间自然冷却。
�6�9�6�9薄皇后当然明白这一点;
�6�9�6�9刘荣也能明白这一点,薄皇后即欣慰,又怅然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欣慰的是汉家,立了一个合格的太子,有了一个合格的储君。
�6�9�6�9惆怅的,是这样的好儿子,居然是栗姬生下来的。
�6�9�6�9而自己,别说是生出个‘好儿子’了,连一个女儿都没能生下,就这么孤苦伶仃……
�6�9�6�9“太子的忧虑,我明白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但名不正,言不顺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太子得立为储,其母凭子贵,自当册立为后,入主椒房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今太子得立,我又多年无所出,自当废后为嫔,移宫别居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若是还厚着脸皮,霸占着皇后的位置,以及皇后才能居住的椒房殿,天下人的唾沫星子,怕是要把我给淹死了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很快,薄皇后便将惆怅放在一边——将自己放在了一边,以‘皇后’的立场,和刘荣交流起来。
�6�9�6�9作为一个女人,薄皇后的一生注定凄惨。
�6�9�6�9但作为皇后——作为已故薄太皇太后,为当今天子启精挑细选出来的太子妃,薄皇后,同样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。
�6�9�6�9从个人角度而言,薄皇后确实很可怜,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出路;
�6�9�6�9但从‘皇后’的角度而言,即便自己已经‘穷途末路’,薄皇后也依旧知道:自己,该做什么。
�6�9�6�9若是有个儿子,那薄皇后将来,也未必不会是青史留名的贤后,如‘孝武薄太后’之类;
�6�9�6�9只是作为皇后,却注定无法孕育子嗣,薄皇后纵是‘巧妇’,也难为无米之炊……
�6�9�6�9(本章完)
第139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(5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